首页 热点 资讯 行业 财经 国内 商业 生活 快讯 法律

他开创了“仁宣之治”,为何陵寝却在十三陵中最俭朴?-环球简讯

运营 来源:北京日报客户端      时间:2023-07-04 17:45:15

北京晚报·五色土 | 作者 邹梦婷

献陵是明仁宗朱高炽和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寝,位于天寿山西峰之下,紧挨着长陵。朱高炽是明朝第四位皇帝,他是成祖朱棣的长子,在位十个月,年号洪熙。


【资料图】

明仁宗朱高炽像轴 杨令茀摹 故宫博物院藏

仁宗天性仁厚,在位期间为政开明,因不忍百姓“复有重劳”,故临终留遗诏曰:“朕既临御日浅,恩泽未浃于民,不忍重劳,山陵制度务从俭约。”在明十三陵中,献陵是规制较为简朴的一座帝陵,与规制宏伟的长陵形成了鲜明对比。《昌平山水记》曾评价说:“献陵最朴,景陵最小。”

明楼 摄影:甘南

玉案山分隔院落

步入献陵,迎面可见的是三座并列的琉璃花门和被围栏保护起来的桥梁。陵门前横贯着一条砖砌月牙河,河上并排跨三座砖石单拱券桥。这三座桥分为一主桥和二辅桥,规模不大,桥面坡度平缓。据文献记载,这些桥建于明宣德年间。1994年到1995年,献陵得到保持性修缮,桥上也加筑了金属护栏。

三座并列的琉璃花门 摄影:邹梦婷

每一个进入献陵的人,心中都会有个疑问,为何不见献陵的神功圣德碑?原来,这与献陵独特的风水格局有关。与其他陵园不同,献陵的神功圣德碑亭被一座唤作“玉案山”的小山分隔出去了。献陵采用这种独特布局方式主要与风水中“明堂”的讲究有关。

明堂,即风水中“穴”前的开阔地,一般认为是墓葬的“风水宝地”。因地形的不同,明堂又有内外之别。陵墓周围可以看到的山脉、山峰,一般都被称为砂,砂是陵墓风水的主要构成部分。根据陵墓环境四周的形势,在风水中常用一些专业名词来表达砂,即前朱雀、后玄武、左青龙、右白虎。因此龙砂和虎砂指的就是陵墓左边和右边的山脉。内明堂是指墓葬的龙砂、虎砂紧紧环抱。外明堂则是指墓葬的龙砂、虎砂比较伸展。献陵的龙砂(即玉案山)从陵园左前方环抱而来,陵园与龙砂距离很近,属于内明堂风水格局。因此,献陵在修建中,只在明堂范围之内修建了宝城、明楼和一进院落,而将举行祭祀仪式的祾恩殿修在了玉案山前。通俗地说,献陵有两进院落,但彼此并不直接相连,而其他帝陵的前后院落一般都是彼此相连的。也正因如此,进入献陵,我们无法直接看到处于玉案山另一边的第一进院落,也无法看到第一进院落之外的神功圣德碑。

献陵独特的设计,不仅解决了明堂面积小的问题,还维护了“龙砂不可损伤”的传统信条,陵园样貌反倒更显灵活、舒展,达成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和谐统一的局面。从独特的内明堂格局设计中,我们也可以看出,明宣宗在为其父选择陵地的问题上是颇费了一番心思的。

清朝末年,献陵祾恩殿、祾恩门相继遭到破坏。日寇侵华之时,献陵山墙又被拆毁。相对而言,献陵的第二进院落保存得尚完好一些。

走进献陵,映入眼帘的是仅存有两侧石柱基的棂星门遗址。棂星门中间原有的木结构已经无存,棂星门后是献陵的石五供。石五供保存完好,除表面磨损外,五供俱在,正中间为香炉,两边各摆放着一对花瓶和烛台。石五供背后矗立着献陵方城与明楼。据十三陵遗产中心研究员介绍,原来从方城的券洞可以直接进入明楼。但由于券洞在清朝时被封堵,现已无法直接进入,只能从方城旁侧通道进入明楼。明楼的中间立有刻着“大明仁宗昭皇帝之陵”的圣号碑。该碑制同长陵,不同之处是碑趺须弥座的各部位均雕有纹饰,上枋雕二龙戏珠,下枋雕云,上下枭雕仰俯莲花瓣,束腰雕椀花结带。目前碑石完好无损,但彩画因自然风化已有较多脱落。从明楼上方往后望,可以发现献陵的封土并不高大,其边缘甚至显得低矮。曾有文献用“甬道平宝城,小冢半填”来形容这个情形:献陵的甬道和宝城高度持平,填土也较少。“献陵最朴”,确乎如此。

在位虽短却留“仁”名

仁宗虽在位仅十个月,却开创了“仁宣之治”局面,明朝进入鼎盛期。继位之前,朱高炽拥有长达二十年的监国经历。朱高炽的母亲徐皇后是徐达的女儿,贤良淑德,喜欢读书,人称“女诸生”。在母亲的教育下,朱高炽自幼喜好学问,儒臣们经常给他讲授经史典籍。可能是受到儒家学说的影响,他自己也逐渐形成了较为仁厚、宽和的性格。一次,朱元璋命朱高炽与秦、晋、周三王的世子分别检阅守卫四城的士兵。其他三位世子回来很久了,他才最后一个回来。朱元璋有些不高兴,问他怎么用了这么久的时间。朱高炽对曰:“清晨太冷了,我等到他们吃过早饭之后才检阅,所以回来晚了。”之后,朱元璋又命他们分别批阅奏章。朱高炽只是将那些关系到军民利害的奏章向祖父陈奏,对于文字有错误的则没有陈奏。太祖问他是不是疏忽了,没有看出错误的地方。他说没有疏忽,只是认为这些小错误不重要,君主应该关心百姓的疾苦,着眼于大势。太祖非常高兴,夸朱高炽“有君人之识”。

在四年“靖难之役”中,朱高炽没有在前线冲锋陷阵的经历,一直坐镇后方,留守北平。建文元年,朱高炽主持了北平保卫战,这是他最辉煌的一个功绩。当时李景隆任明军北伐军总指挥,率军进攻北平城,意图拿下燕军。面对朝廷方面绝对的兵力优势,朱棣深知自己既不能困守北平,又必须补充新鲜血液来和李景隆对抗。因此,为了加强自身实力,朱棣率领主力部队前往大宁,劝说宁王加盟,并命令朱高炽坚守北平城。为了确保大宁之行万无一失,朱棣带走了几乎全部的精锐主力,留给朱高炽守城的兵力算上老弱病残不过万人。

《仁宗实录》中说:“(高炽)奉命居守,时将士精锐者皆从征,城中所余老弱不及十一。”《明史》也说:“成祖举兵,世子守北平,善拊士卒,以万人拒李景隆五十万众,城赖以全。”面对危急情况,朱高炽没有惊慌,而是在老将顾成的辅佐下有条不紊地安排防守力量,制造守城兵器。朱高炽自知责任重大,经常到军民中间嘘寒问暖,每天起早贪黑,睡不过四五个小时。正是在朱高炽的精心安排和鼓舞之下,全城军民齐心,斗志昂扬。朱棣出征前曾嘱咐朱高炽只可防守,不要出战。朱高炽没有拘泥于朱棣的嘱咐,而是抓住时机,派遣勇士在半夜里偷入南军军营,放火骚扰。这种做法使南军提心吊胆,不能安眠入睡。朱高炽还曾命人连夜提水浇城,时值隆冬,滴水成冰,一夜间修复了城墙。这个说法虽然略有夸张成分,但基本可信。正因此,北京城在数十万大军的猛攻下安如磐石。直到朱棣最终回军,朱高炽与朱棣里外合击,彻底打败了攻城的军队。

经历了长达二十年并不平静的太子生涯,朱高炽即位后,在政治上励精图治,重农恤民,宽刑省狱,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改变了朱棣的治国方策,结束了朱棣六征漠北、军民疲惫的状况,使明朝过渡到稳定发展的环境。可惜的是,他在位仅十个月就因病去世,时年48岁。对于朱高炽的死因,正史和野史中都认为是因病猝死。

虽然朱高炽在位的时间短,但后人对他的评价很高,甚至许多人相信,如果他更长寿些,“德化之盛,岂不与文、景比隆哉”。虽然他治理国家的时间只有一年,但是他的儿子宣宗朱瞻基继承了他的传统,与民休息、宽以治国,迎来大明盛世的“仁宣之治”局面。

皇后张氏是仁宗元配,正统七年(1442年)十月十八日去世,谥“诚孝恭肃明德弘仁顺天启圣昭皇后”,亦葬献陵。

张氏在明代诸后中算是颇为精明能干的一位。文献记载,仁宗死后,每遇军国大事,宣宗都禀明母后再决定。张氏对外戚管束十分严格。尽管她的弟弟惠安伯张升遇事谨慎,大学士杨士奇常称赞他办事公道,但张氏始终没有让自己的弟弟入阁。

宣宗死后,9岁的英宗朱祁镇继皇帝位,张氏成为太皇太后。有的大臣认为皇上年幼,请太皇太后垂帘听政。张氏却说:“毋坏祖宗法,时时勖帝向学,委任股肱。”遂委政于杨士奇、杨荣、杨溥三位老臣。张皇后特别申令,无论什么事,都要先由内阁大臣议定,才能施行。正统初年朝廷政局大体稳定,这和张氏的悉心努力是分不开的。无论如何,《昌平山水记》说“献陵最朴”,这或许亦是对仁宗皇帝、张皇后的某种确切评价与真实写照吧。

标签:

新闻速递

精彩放送